趣談藝術品的投資,畫家李可染的作品

經(jīng)濟增速,投資理財產(chǎn)品多數(shù)產(chǎn)品是只賺不虧,低迷下行之時,誰都想有一種物質,在全世界上能夠保值,隨著時間變化,深受人們喜愛還有不錯增值,古今中外上千年歷史證明,并不是黃金、土地,只有藝術品,因為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結晶,一個時代人們的精神智慧象征。
藝術品風格多樣性,各國、各民族審美不盡相同,熱愛種類也各有偏愛,有一種藝術品統(tǒng)一的喜愛,那就是畫,世界繪畫以思維類型分具象繪畫、意象繪畫和抽象繪畫三種。中國人分就國畫與油畫兩大塊,國畫分山水畫、花鳥畫、人物畫,山水畫又是老少、文化修養(yǎng)不同人共同的喜愛。
古代的暫且不談,隨著民國時期的最后一個畫家黃永玉離逝,也宣告了一個星光燦爛時代結束,不知要過幾百年才有如此輝煌藝術年代,張大千的潑彩、傅抱石的皴法、黃賓虹的墨法、陸儼少的勾法、李可染的積墨染法領盡風采。
這一代山水畫大家里面,李可染與眾不同,他出身于父母目不識丁的窮苦貧農(nóng),兒時偶然在一個小亭旁的后室看到有人在作畫,里面的畫家看到了他如癡如醉,知道他有天賦異稟,便教他繪畫,李可染努力用功進步,繪畫技術飛快發(fā)展,他又拜師本地畫家錢食芝學習繪畫,后來又拜齊白石為師,將師父天真爛漫、古樸守掘,融會貫通在山水、牧童騎牛等畫,創(chuàng)新了中國畫的語言。
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上,拍賣過億的畫家中,李可染的也是其中之一,他多幅作品已經(jīng)過億,北京保利2019年月2日秋季拍賣會,《萬水千山圖》以2.07億元成交,第二高價的作品,僅次于在2012年春拍中以2.9325億元拍出的《萬山紅遍》。
畫家李可染《萬山紅遍》,其實是成套系列作品,當時共作七幅作品,而這系列作品源于毛澤東的《沁園春·長沙》:“看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?!钡木骋馑鳌?/span>
也許使人想不到,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李可染的一幅畫,也就是當時普通人家二三個月工資,更有意思的事,當時很多畫家參與畫畫賺外匯外貿(mào)出口。當時他創(chuàng)作四幅《萬山紅遍》,兩幅大尺寸的李可染送給北京畫院收藏,另外一幅出口到海外,又被湖南廣播電視臺購買回國,兩幅小尺寸其中之一,《萬山紅遍》被被榮寶齋80元的價格收購。
時境過遷,四十多年前這些大師作品,許多畫家都窮得叮當響,李可染的畫也不過70塊元左右一幅,那時還沒有藝術市場,作于一種商品掛在外貿(mào)商店出售,如若當時有投資眼光話,工人省三個月工資,農(nóng)民養(yǎng)一只豬或者二只羊,可以買得一幅 投資,僅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,大師們的作品漲幅過百萬倍。
現(xiàn)在的我們是否還有如此投資機會?可能性微乎其微,時代不樣現(xiàn)在有成熟藝術品市場,資本炒作造成魚混珠,造成了繪畫人的拜金、浮夸社會的不良習氣,無法安心精耕細作。